百花為民,講好中國故事
——天津作協文學院第十屆合同制作家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
劉 琨
10月16日上午,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習近平代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作報告,在廣大文藝工作者中引發強烈反響,極大鼓舞了文藝工作者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信心和決心。天津作家協會文學院組織第十屆合同制作家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新時代文藝新輝煌。
黨的二十大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是一次高舉旗幟、凝聚力量、團結奮進的大會。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中,闡述了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和本質要求等重大問題,擘畫了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宏偉藍圖和實踐路徑,就未來5年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制定了大政方針、作出了全面部署,是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是馬克思主義的綱領性文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興黨興國的根本指導思想。實踐告訴我們,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中國共產黨人深刻認識到,只有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才能正確回答時代和實踐提出的重大問題,才能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的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
作為新文藝群體中的普通一員,我特別關注報告中關于文化建設方面的內容。習近平總書記說:“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堅守中華文化立場,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作為新文藝群體一員,在創作本體上,顯著的特點在于自主性與靈活性,這便于我們在日常工作中,努力踐行文藝扎根于人民,通過大量走訪調研,體驗生活、收集素材,增強文藝和人民的血肉關聯。在創作機制上,力求有傾向地注重受眾喜好和吸引消費的角度開展文藝實踐,在接地氣中尊重人民的市場選擇、在通人氣中保障個人文化權益的自主表達、在揚正氣中傳播人民的心聲。努力運用好自身既是文藝消費者也是文藝生產者的雙重身份,切近人民大眾的文藝新需求,準確定位,優質產出。只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捕捉時代脈動,展現時代風采,才能創作更多引領時代風尚的優秀作品;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講好中國故事,需要文藝創作者以飽滿的熱情,真誠的態度,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用真情實感表現人民樸素善良、積極奮斗的精氣神,謳歌新時代,謳歌平凡勞動者,抒寫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要求文藝工作者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青年強,則國家強。當代中國青年生逢其時,施展才干的舞臺無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人給予厚望,廣大青年要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懷抱夢想又腳踏實地,敢想敢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作為青年人,我們應該在各自的領域中,扎扎實實,練好本領,不辜負黨和國家的殷切期望,時刻做好準備,為黨奉獻、為國擔當、為民謀福,風雨無阻向前行!